绸都小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三年级工作计划
日期:2025-09-28 14:02:08  浏览量:0

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依据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本学期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教学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数学教育规律。教学中,我们将致力于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学习习惯。具体分析如下:

优势方面:

1.知识基础:大部分学生已熟练掌握百以内的加减法,对乘法口诀有较好的记忆和应用基础。

2.学习习惯:多数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思维特点: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直观、形象、有趣的数学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不足与挑战:

1.思维过渡:三年级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如时间、质量单位)和解决需要多步思考的问题时会感到困难。

2.计算能力:虽然有基础,但在进行两、三位数乘除法运算时,部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和速度有待提高,容易出现粗心错误。

3.个体差异: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学有余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培优辅差工作任务较重。

4.应用意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尚显薄弱,需要加强引导和训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趣味性,旨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全册共八个单元,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1.数与代数:包括“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数量关系的分析(一)”。这部分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旨在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乘除法,是后续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重要基础。

2.图形与几何: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和“观察物体(二)”。这部分内容通过直观操作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量与计量:包括“一天的时间”、“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和“毫米、分米和千米”。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质量、长度的观念。

4.统计与实践: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教材中穿插的“☆”系列实践活动,如“曹冲称象的故事”、“间隔排列”等。这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点:教材选取了大量源于学生生活的素材,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教材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转化思想、模型思想等,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两步式题;理解并运用时间、质量、长度单位。

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理解商和余数的含义。

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进行简单的平移。

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所看到的形状。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学习运用画图、列表等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在观察、比较、归纳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通过“曹冲称象”等数学文化故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验、规范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教学策略

1.情境化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有趣的故事中,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

2.探究式学习: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多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发现规律。

3.可视化辅助: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和学具,将平移、旋转、观察物体等抽象的空间概念直观化、形象化,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4.差异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题和拓展性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确保“优生吃得饱,后进生跟得上”。

5.生活化作业:布置一些实践性、探究性的家庭作业,如记录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调查家中物品的质量、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等,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

教学进度表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2025秋苏教版)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9.1~9.5

开学第一课;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一)(混合运算)


9.8~9.12

第一单元:☆一天的时间(一天的时间,经过多长时间)


9.15~9.19

第一单元: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记时知识知多少;单元复习


9.22~9.26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9.29~9.30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

10.1~10.7国庆放假

10.8~10.10

第二单元:☆曹冲称象的故事;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


10.13~10.17

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秤;我们也来称“大象”;单元复习


10.20~10.24

第三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了解你的好朋友,设计与调查)


10.27~10.31

第三单元:整理与分析;期中复习


11.3~11.7

期中复习与检测;第四单元:毫米、分米和千米


十一

11.10~11.14

第五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十二

11.17~11.21

第五单元:轴对称;单元复习


十三

11.24~11.28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


十四

12.1~12.5

第六单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笔算)


十五

12.8~12.12

第六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复习


十六

12.15~12.19

第七单元:数量关系的分析(一)(☆间隔排列,观察比较)


十七

12.22~12.26

第七单元:画图探索,回顾反思;第八单元:观察物体(二)


十八

12.29~12.31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二)练习;学期知识梳理

1.1~1.3元旦放假

十九

1.5~1.9

期末总复习(一):数与代数(计算部分)


二十

1.12~1.16

期末总复习(二):图形与几何、量与计量


二十一

1.19~1.23

期末总复习(三):综合应用与重难点突破


二十二

1.26~1.30

期末考试及期末总结

1.31起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