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数理有路勤为径,教研无涯巧作舟。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将紧密围绕学校的教学工作重点,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过程,努力打造高效、有趣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4.丰富学生数学学习体验:
5.促进学生数学成绩提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一)加强理论学习
(二)培养青年教师
(三)开展教研交流活动
(四)提升教科研能力
四、加强教研组常规管理,确保工作落实
(一)完善教研活动制度
1.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时间、地点和负责人。确保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立教研活动考勤制度,对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进行考勤记录。校领导每周定期巡查,保证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3.完善教研活动评价机制,对每次教研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教师反馈、活动总结等方式,了解教研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二)规范教学常规检查
1.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明确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标准、时间和方式。教学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
2.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周进行一次抽查。检查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教师,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要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将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加强对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注重平时的教学巡查。通过巡查,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常规的落实。
五、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要求。通过解读课程标准,让教师明确数学教学的方向,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
2.开展教材分析活动,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1.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为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问题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法等。
2.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活动,要求教师在每节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和公开课。通过观摩学习,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优化作业设计与批改
1.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严格控制作业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作业内容要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2.加强作业批改的管理,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相结合,对学生的作业要给予鼓励性评价和针对性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3.定期开展作业展评活动,展示优秀学生的作业,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同时,通过作业展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和批改方式。
(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培优补差计划。针对学习成绩优秀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辅导措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辅导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3.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平台。通过组织数学竞赛、数学趣味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优秀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数学教学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我们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将携手共进,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在数学教育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前行。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耕耘,定能收获满园芬芳,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让数学之花在校园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绸都小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数组教研活动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