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都小学道德与法治组工作计划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落脚点,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吴江区教研室教研计划的精神和集团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的重点目标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品德与行为的作用。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学科培训,提高课程意识
(1)继续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
(2)认真参加二、三年级新教材培训,及时开展校内培训活动。反思当前小学品德教学的现状,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研讨对策。
(3)组织教师研读教材,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灵活地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研究的话题,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增删和重构,以学生为主体,实行活动式、开放式的教学。
2、加强校本研究,突出有效教学
(1)教研组长根据学校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突出“务实、有效”的主题,做好我校的品德教学组的建设工作,带领教师认真学习实践和分析反思,积极开展校本教学工作。
(2)通过“专课专上、每月教研、集团中心组教研”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3. 加强教学研讨,促进队伍建设
(1)发挥好学校里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提升研究品质和影响力;促进教师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培育学科教育教学骨干;搭建青年教师展示的舞台,帮助他们上好研究课,以活动促成长;帮助新手教师尽快适应学科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平时的检查工作,提高教师规范实施课程的意识,重视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
4. 创新教研方式,丰富课程资源
(1)变“点”为“面”。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生活中收集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科教学协调发展。
(2)变“一次性教学研究”为“持续性教学研究”。教师应主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确立研究主题,用“教育教学随笔”的形式锻炼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标准、检查
1. 严格按照区里和学校相关标准进行集体备课和个人二次备课,严格按照电子备课标准来备课,教学评一体化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上课要与教案相吻合。
2. 听评课要认真做好记录和评价,讲课教师做好课后反思。
六、反馈、矫正、考核
业务检查结束后在教研组群里进行反馈,问题重大的教研组长要单线联系老师,并联合跟踪检查。
七、活动安排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活动安排
月份 | 内容 |
九月份 | 1、制定本学期品德教学工作计划,交流讨论,落实计划目标要求。2、二三年级教材培训。 |
十月份 | 1、各年级组负责人进行交流讨论本学期活动的开展方式方法根据。2、上课情况要结合《读本》,调整教学进度。 |
十一月份 | 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加强交流。 |
十二月份 | 1.常规检查。 2.做好专课专上。 |
一月份 | 总结本学期工作,上交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