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绸都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科计划
日期:2024-02-20 10:01:31  浏览量:37

指导思想:

在区教育局工作重点、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及绸都小学学期工作安排的基础上,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观念和思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实践为基地,积极实施“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策略,坚持科研工作“为课改实践服务,为提高质量服务、为提高师生素质服务”的思想,努力为学校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如下:

工作目标:

1.计划落实“十四五”主课题申报工作,落实在校教师的苏州市级课题开题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做好第10批区级、校级课题开题工作,同时落实“十四五”省级、市级规划课题、教育学会、陶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2.发展教师“三年规划”,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进入中期规划阶段。

3.以科研中心组、论文写作团队、“明师”工程等教师专业社团为引领,扎实开展沙龙活动、读书活动、论文评比等科研活动,激励教师不断探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渠道展示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获得感、成长感。

4.学校特色文化持续发展,以“昇•明”为学校内涵,落实 “小满戏苑”、“五聚桥”、“先蚕书苑”、“菱叶渡”、“升明湾”的计划,并落实到行动,不断深入与深化。

5.根据区级文件要求,有效做好教科常规管理工作,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形式,加强教研与科研的有效整合从而提升科研成效。

6.规划好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为两年一期的课程赛事落实到位、研讨有实效;参评区级综合实践成果展评、优质课、基本功等赛事,在活动、评比中提升师生素养。

7.根据吴江区教育局要求,做好网络管理、学校网站、网评员等工作,并且及时落实好各类文件要求,切实做到安全与稳定。同时落实宣传工作,采用集团微信、绸都小学微信制作并推送,宣传学校文化特色。

8.期末做好全体教师的考核工作,从青年教师考核、教师成果统计等各方面进行考核,做到公平公正

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科研活动,在丰富中研磨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以教研、教科融合的方式进行,才能更创发展。除了需要科研氛围的创设,更有赖于常规化、实效化的科研活动推进,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才能更加稳步发展。

1.课题研究,先行

绸都小学“十三五”主课题《管理转型期学校文化重塑的行动研究》在2023年12月落实结题工作,接下来面对“十四五”规划,学校的主课题申报工作应该早做准备——主课题方向已定,可以围绕“文化”结合学校特色进行落实。与此同时,本学期学校有2位老师的市级课题,28个区级课题需要落实开题工作,及早安排,并落实好。第三,做好苏州市级规划课题、苏州市教育学会课题、区级课题的管理工作,按照市级区级文件要求,做好课题研究与管理。

2.教育教学成果奖,摸索

教育教学成果奖——对于学校、老师而言,它是一块“宝石”,闪亮却又难遇。幸而,有区局教育局领导的关怀,有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带领与指导,以此教师鼓励老师们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上有计划,有方向,争取在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上有所突破。本学期,教科室将落实计划,发展有潜力的老师进行规划,在榜样带领下——邀请集团中先行教师进行讲座,让教师们有所启示与行动。

其次,落实计划,以科学、语文学科两个教育教学成果为抓手,从计划到实施,落实成果奖的规划、成员工作的分配等,进行摸索性尝试与探索。

3.读书活动开展,持续

与时俱进、贯彻终身学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需要有精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撑。因而,正常有序地组织教师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上岗五年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青年教师读书学习活动等,在交流对话中彼此取经,在经典推荐中共享教育智慧,从而提升教师储能。

4.主题沙龙交流,全员

结合学校特色文化,结合近期教科研热门话题,与网格化教研活动结合的沙龙形式,在开学初制定了计划,结合计划分科式进行教科沙龙活动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如,新课标下学科与学校文化的有机融合、“向阳”文化影响下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探究等等。

二、特色文化——在计划中实施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已经落实,本学期将持续进行,围绕 “小满戏苑”课程文化建设、“五聚桥”家校联合建设、“先蚕书苑”师生文化建设、“菱叶渡”教师发展建设、“升明湾”党建品牌建设的“昇•明”教育特色建设体系,由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室协同落实,开展活动。教科室制定“菱叶渡”教师发展建设2023-2024年第二学期计划,落实开展。

三、综合实践——在有序中求实

计划,让实施更有效。教科室一直主抓综合实践课程,在学期初,由教研组进行统一规划,由教研组长钮益琴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期初会议,对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提出参考主题,并在去年实施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升。会上,教研组长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教学职责和课程实施方面的要求,明确课程必须专课专上,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有效进行活动指导。5月30日,学校届时将进行学生成果展评活动,由教科室组织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

同时,布置本学期的开课、磨课的计划和人员,以一月一次活动为落实,落实到位。此外,综合实践成果的积累不仅包括学生成果展评,还囊括了教师论文、教学设计等等,所以期望绸小教师们在综合实践领域不断深耕发展。

四、“明师”工程——在梯队中发展

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基石。由校长室主抓,教科室协助,绸都小学“明师”工程梯队发展一直列入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行列。在计划中实施,制定好教师发展规划,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与“纯谨”科研中心组联合,定期开展主题活动以促进专业发展,聘请专家、课题撰写指导、论文指导活动、学术沙龙活动等,不断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2.与“勤”联手,定期进行青年教师论文撰写辅导。本学期继续按照集团校要求开展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随笔类工作,计划在3月落实随笔比赛。一方面是要求每一位上岗五年内教师每学期撰写随笔并进行评比,进行各项表彰。其次根据“四大赛事”,以及吴江区级各项征文,学校安排青年教师撰写论文,在自主参与与竞先评比的基础上促进教师教科研素养的提升。随后,以工作室为训练营,进行教科研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训活动与规划等培训活动,在学习中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第四,期末论文上交,作为青年教师绩效考核校本教研评优主要参考。

3.与网格化教研活动联合,丰富科研活动。开学初,教科室就制定计划“网格化教研活动计划”,科室联合,做到每月一个主题,青年教师在教学、在教研中提升,做实网格化钻研工作。

五、融媒体宣传——在推动中渗透

融媒体,是学校对外的窗口。新学期,教科室将进行阶段“融媒体制作”培训活动,包括微信制作团队的培训,包括学校网站上新闻的撰写、上传等培训。教科室将根据吴江区教科室的各项要求做好教科研简报,及时展示学校教科研工作;根据区教育局要求,完成网评员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推送可读性强、宣传正能量的新闻,积极宣传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

2024年已在脚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我们应该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思路,采用“走出去”“带进来”的方式,在反思、展望中努力创新,力争在新的学期中将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有活力,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