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绸都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科计划
日期:2023-09-12 13:50:19  浏览量:85

指导思想:

在区教育局工作重点、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及绸都小学学期工作安排的基础上,以学校发展为宗旨,深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功能,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旨在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本学期的计划如下:

工作目标:

1.做好苏州市各项课题的研究深入;做好学校主课题的结题工作,同时落实“十四五”主题课的申报;组织教师认真做好第9批区级、校级课题结题工作,同时安排第10批区级、校级课题的申报工作。

2.继续落实教师发展三级课程研修班各项活动,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以科研中心组、读书写作团队等教师专业社团为引领,扎实开展沙龙活动、读书活动、网格化教研教案设计、论文评比等科研活动,多渠道展示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获得感、成长感。

3.继续认真做好学校文化特色的推广、实施工作,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室联合将学校文化特色与国家课程、社团活动、校节活动、德育活动、劳动教育、“5+2”社团等有效融合。

4.有序规划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做好计划,进行集体研讨磨课活动;参评下半年的吴江区级综合实践成果展评,积极参加吴江区综合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比赛,期末进行吴江区综合实践成果评比,争取佳绩。

5.根据吴江区教育局要求,做好网络管理、学校网站、网评员等工作,并且及时落实好各类文件要求,切实做到安全与稳定。落实宣传工作,采用集团微信、绸都小学微信制作并推送,宣传学校文化特色。

6.期末做好全体教师的考核工作,从教学、教科等各方面进行考核,做到公平公正。

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科研活动——丰富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青年教师以教研、教科融合的方式进行,才能更创发展。那么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科研氛围的创设,有赖于常规化、实效化的科研活动为推手。此外在各类科研活动的助推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更加稳步发展。

1.做好课题研究的工作

绸都小学“十三五”主课题《管理转型期学校文化重塑的行动研究》研究进入后期结尾阶段,在深入研究课题的同时提前做好课题各项结尾工作。与此同时,做好管理苏州市级、教育学会课题工作,将课题研究资料及时上传,做到每月有学习资料、活动记录,课题要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有成果。落实第9批吴江区级课题结题工作;落实第10批吴江区申报工作,争取在新一轮申报中中奖率高。

2.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

吴江区教育局对2年一次的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十分重视,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带领下有指导,有方向,鼓励绸都小学教师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上有计划,有方向,争取在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上有所突破。本学期,教科室争取邀请吴绫实验小学的杨玲丽校长给我们进行讲座,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果申报工作,以此为契机,从学习到指引,最终争取申报参评。

3.读书活动持续开展

教师的职业应该是一项与时俱进贯彻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需要有精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撑。因而,正常有序地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在静默阅读中与教育大师对话,在交流对话中彼此取经,在经典推荐中共享教育智慧。本学期开学初安排全体教师进行读书活动,并进行争先评奖此外,学校开展青年教师读书学习活动上岗五年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等等,从而提升教师储能。

4.主题沙龙促进交流

延续主题教科沙龙活动,与网格化教研活动结合的沙龙形式,在开学初制定了计划,结合计划分科式进行教科沙龙活动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这些主题沙龙活动,使学期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加以突显,能使之有效地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

二、特色规划——长远

2023年,绸都小学提出文化的理念,以原有学校丝绸特色文化为基点进行转型、升级,提出以“昇•明”为学校内涵文化。在校长室的指导和引领下,教科室完成“昇•明”文化教育的基本构想。

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教科室于2023年初完成特色转型建设单和特色建设规划方案,构建 “小满戏苑”课程文化建设、“五聚桥”家校联合建设、“先蚕书苑”师生文化建设、“菱叶渡”教师发展建设、“升明湾”党建品牌建设的“昇•明”教育特色建设体系。本学期根据“盛湖东书院”、“小满戏苑”项目、“菱叶渡”教师发展三项融合制定了“向阳生长,砥砺深耕”——绸都小学23-24第一学期特色活动计划表,由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室协同落实,协同开展各项活动,求远发展。

三、综合实践——务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教科室负责主抓的课程,从开学初活动内容的安排到活动过程的落实,教科室一直都集聚力量持续监管,各方面工作稳定进行。为使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有序有效,在学期初由教研组进行统一规划,由教研组长钮益琴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期初会议,对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提出了一些参考主题。会上教研组长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教学职责和课程实施方面的要求,明确课程必须专课专上,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有效进行活动指导。每位老师于1220日左右将一个主题的活动过程性资料上交,并进行了综合实践学生成果展评,由教科室组织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

其次,吴江区综合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比赛即将在这个学期比赛,钱俊杰老师将代表学校参赛。此外,吴江去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集评比活动将于12月底进行,届时学校的作品要参评比赛。希望这两项比赛都能取得佳绩。

四、“明师工程”——求硕

“明师工程”梯队,是学校骨干教师的成长营,由曹忠书记主抓教师发展培养工作,教科室协助做好具体工作,制定好教师发展规划,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明师工程”梯队联合“纯谨”科研中心组,在校长室、教科室领导带领下定期开展主题活动以促进专业发展,聘请专家、课题撰写指导、论文指导活动、学术沙龙活动等,不断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2.青年教师论文撰写勤辅导。勤奋练笔,才能提升。本学期继续按照集团校要求开展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随笔类工作。一方面是要求每一位上岗五年内教师每学期撰写随笔并进行评比,进行各项表彰。其次根据省市级、区级各项征文,学校安排青年教师撰写论文,在自主参与与竞先评比的基础上促进教师教科研素养的提升。第三,期末论文上交,作为青年教师绩效考核校本教研评优主要参考。

3.网格化教研活动持续化。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开学初,教科室就制定计划,与教导处、德育处等科室相结合丰富科研活动,做到每月一个主题,做实网格化教研工作。

五、校本课程——深化

2023年,学校“纯美丝绸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将持续开展活动,将丝绸文化特色与国家课程、社团活动、校节活动、德育活动、劳动教育、“5+2”社团等有效融合,结合网格化教研进行校本课程研讨课,在实践中提升与发展。新学期,教科室将进行阶段“融媒体制作”培训活动,对于新进成员进行培训。教科室将根据吴江区教科室的各项要求做好教科研简报,及时展示学校教科研工作;根据区教育局要求,完成网评员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推送可读性强、宣传正能量的新闻,积极宣传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

新学期已经开始。让我们以无限的动力投身于学校的教育科研中,力争在新的学期中工作开展得有活力,更出色。